一. 離開主不能做甚麼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廿一25)
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受仇敵的欺壓,他們在痛苦絶望中呼求耶和華,神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但他們在平安穩妥的日子裡,卻把神抛棄掉,神又藉着仇敵欺壓他們,他們又再次呼求耶和華,神又興起士師來拯救他們。他們就是這樣反反復復地把神抛棄掉,但神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因為神的恩手一直眷顧引領祂自己所揀選的族裔。我們的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無論祂的兒女多麼的軟弱失敗,祂都會拯救到底。
當時以色列國中遭遇飢荒,猶大、伯利恆,有一個人名叫以利米勒,他信不過神,也不想在飢荒中受苦,就為自己作打算,帶着妻子和兩個兒子離開了神所賜的應許地猶大,去到摩押地,在那裡寄居。(參得一1-5)摩押人是羅得的後代,是外邦人,是神所不喜悅的,根據申命記廿三章3節,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也永不可入耶和華的會。所以神的管教臨到以利米勒,後來以利米勒死了,兩個兒子又娶了摩押地女子爲妻,最後他兩個兒子也死在摩押地。十年時間裡,只剩下三個可憐的寡婦。以利米勒家的經歷,讓我們看到離了神,我們實在不能做甚麼。
我們人生會遭遇到各種困難,但我們不能離開神,因為主説:「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太十六33)在世上我們確是有各種的苦難,若我們專心依靠神,相信聖靈必親自在我們裡面做更深的工作和帶領,在祂裡面是有平安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困難,憑自己的意思去做,而是應當凡事禱告求問神,這才是出路。因為神的恩手一直保護引領我們,神要顯明祂的慈愛和信實,在祂兒女們身上做拯救的工作。
二. 在絶望中歸向神
路得記一章6-18節,三個寡婦相依爲命實在很可憐。在絶望的時候,拿俄米聽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百姓,賜糧食與他們,所以她就與兩個兒婦起身,要從摩押歸回。但拿俄米不想耽誤她兩個兒婦,趁着年青時再建立家室,拿俄米就勸她兩個兒婦回娘家去。兩個兒婦聽見就放聲大哭,因為捨不得婆婆,拿俄米對兩個兒婦的愛,兩個兒婦對婆婆的孝順,大家彼此的愛都掂記在心中。最後在拿俄米勸勉下,大兒婦和婆婆親嘴而別,但路得捨不得離開她的婆婆,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哪????去,我也往那????去;你在哪????住宿,我也在那????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死,我也在那????死,也葬在那????。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的降罰與我。」(得一16-17)從這裡可以看到路得對神的渴慕。
「於是拿俄米帶着路得回猶大地伯利恆,合城的人都驚訝,婦女們説:『這是拿俄米嗎?』拿俄米對他們説:『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瑪拉(就是苦的意思),因爲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滿滿的出去,耶和華使我空空地回來,耶和華降禍與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一18-22)拿俄米知道這是神的管教,所以在絕望中帶着路得毅然回到神的家,這是她們蒙福的開始。
三. 蒙神賜下豐滿的恩典
路得面對著現實的生活,主動向婆婆説:「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參得二1-13)路得的謙卑和殷勤,神奇妙的帶領路得去到波阿斯的田間拾取麥穗,成為她婆婆的依靠和供應。因此遇到本族的人大財主波阿斯,波阿斯是敬畏神遵守神律法的人。
拿俄米為路得的前途打算,路得順服婆婆的安排,並得了波阿斯的祝福説:「女兒啊,願你蒙耶和華賜福。你末後的恩比先前更大;因為少年人無論貧富你都沒有跟隨。」(參得三1-10)路得回來將所經歷的事情都告訴了她的婆婆,婆婆說:「女兒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這事怎樣成就,因爲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參得三18)
後來波阿斯娶了路得爲妻,並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俄備得,因此路得的名字記載在耶穌基督的家譜裡。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大衛是以色列的君王,更帶出救主耶穌基督,成就神永遠的旨意。(參得四13-17)我們要學習路得的謙卑順服和信心,渴望神的國和神的家,所以神就賜下豐滿的恩典給路得。
教會今年的主題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盼望路得的榜樣激勵我們要更深愛主,要努力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同奔天路,等候主的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