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書亞記第八章
約書亞過了約旦河後的第二場戰役,記載在約書亞記第七章,就是攻打艾城的戰役。這是在約書亞記中,唯一一場記載戰敗的戰役。以色列人攻打艾城,結果大敗給艾城的人。因為以色列人違背了神所吩咐他們的約,亞干取了當滅的物(金子、銀子、示拿衣服),結果連累以色列人戰敗,當中有36個以色列士兵被擊殺,而亞干最終要面對犯罪的結果,被以色列人用石頭打死,因此那個地方名叫亞割谷,就是連累的意思。在以色列中除掉罪之後,神才轉意,不發他的烈怒。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都會經歷不少的失敗,就像讀書考試不合格,感情上的錯敗,工作上的挫折,因為種種的原因而不參加聚會,離開主等等。不過,你有沒有經歷過一些遭遇,是你之前失敗過的,現在又要再次面對的?
今天盼望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艾城之戰——反敗為勝的要訣」。我們透過約書亞記第八章,看看約書亞怎樣帶領以色列人再次面對,曾經擊敗他們的敵人,以致我們從中學習面對自己的失敗,甚至可以從失敗當中,領略反敗為勝的要訣。
1. 失敗後的危機
當人經歷失敗後,會面對的危機。以下是三個聖經裏的例子。
例子1:摩西
耶和華呼召摩西的目的,是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進迦南,經歷了40年在曠野的生活,十災,雲柱火柱的引領,面對百姓種種的埋怨,當快要進入迦南地的時候,卻因一時情緒的失控,在米利巴水的事情上不信耶和華,最終不得進入迦南美地。摩西也求過耶和華說「求你容我過去,看約旦河那邊的美地」(申三25),但耶和華沒有應允他「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申三26),可想摩西是何等的失望。
例子2:彼得
耶穌也提醒了彼得,不要過於自信,也預言彼得會三次不認耶穌。結果,彼得在大祭司的宅裏,真的三次不認耶穌,當彼得聽見雞叫聲後,耶穌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就「出去痛哭」(路廿二62),可想彼得是何等的自責和痛苦。
例子3:約書亞
約書亞經歷攻打艾城的失敗後,約書亞說:「哀哉!主耶和華啊,你為甚麼竟領這百姓過約旦河,將我們交在亞摩利人的手中,使我們滅亡呢?我們不如住在約旦河那邊倒好。」(書七7)約書亞也落入灰心,自怨自艾的光景中。
以上聖經中的三個人物,當他們經歷失敗後,都會落在失望,痛苦,自怨自艾的危機之中,雖然他們都是聖經中的偉人,但也是無可避免地,經歷失敗之後的危機。失敗經常都出現在人生之中,而且會不斷的重覆。
弟兄姊妹,當你面對失敗時,會否也落在「失望」、「痛苦」、「自怨自艾」的危機之中?約書亞又如何面對他的失敗呢?
2. 神對約書亞的吩咐
約書亞記八章1節記述,耶和華對約書亞說:「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你起來,率領一切兵丁上艾城去,我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裏。」當人遇到失敗的時候,好容易會落入恐懼、灰心、失望、自憐、逃避、自暴自棄,甚至埋怨神等等的光景之中。神給約書亞面對失敗的要訣,不是停留在恐懼戰兢、埋怨的光景之中,而是勉勵他「不要懼怕」、「不要驚惶」、「起來」。「起來」這個詞語在約書亞記7-8章中常常出現,「起來」的原動力是神與約書亞的同在,也是面對失敗的關鍵。
約書亞記八章1-2節記述,神將這場再次攻打艾城的結果告訴約書亞,神「已經」把艾城的王和他的民、他的城,並他的地,「都交在你手裏」。約書亞怎樣待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也當照樣待艾城和艾城的王。「只是城內所奪的財物和牲畜,你們可以取為自己的掠物。」在耶利哥的戰役中,以色列人不能取戰利品(金子、銀子和銅鐵的器具),是要像初熟的果子歸給耶和華的,這是神的吩咐。不過,今次在攻打艾城所得的戰利品(財物和牲畜),以色列人是可以取為自己的掠物。
弟兄姊妹,你有沒有不聽從神說話,沒有等候神的經歷呢?
約書亞記七章記載,亞干的問題是甚麼?
1. 沒有聽從神的話語,帶着僥倖的心態,偷了神的戰利品,以為沒有人知道。結果,抽籤抽出來的就是亞干,偷了當滅之物犯了罪。
2. 他急不及待,偷了那些戰利品,如果他能等多一會,等到艾城的戰役,他甚麼戰利品都可以拿,是神所批准的,可惜他沒有等候神,最終引致殺身之禍,也連累了他的家人。
亞干的經歷提醒我們,聽從神的說話,等候神是非常重要的。
約書亞記八章2節下記述,「你要在城後設下伏兵」,神教導約書亞攻打艾城的作戰的方法,就是要在城後設下伏兵。約書亞記八章3節記述神對約書亞的吩咐,「約書亞和一切兵丁都起來,要上艾城去。約書亞選了三萬大能的勇士,夜間打發他們前往」。為何神要約書亞率領一切兵丁上艾城去?神要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參與在其中。這就像是教會的服事,神也希望全部人都起來,每個人都有神給他獨特的恩賜,可以一齊參與事奉神。
這是約書亞記廿四章15節,是一句很多人熟悉的經文。「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約書亞在這裏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和他的家,不會考慮事奉其他的神,他必定只會選擇事奉耶和華。
3. 約書亞對以色列人的吩咐
約書亞記八章4-8節記述約書亞給以色列人的攻城計劃,要在城後設伏兵,當約書亞帶領眾民向城前往,敵人出來追趕他們的時候,就要在他們敵人面前逃跑,伏兵要從埋伏的地方起來,奪取那城,因為耶和華必把城交在以色列人手裏,奪城以後就放火燒城,要照耶和華的話而行。
4. 以色列人的遵命
約書亞記八章9-10節記述以色列人遵照約書亞的命令,就上埋伏的地方去,住在伯特利和艾城的中間,就是在艾城的西邊。約書亞清早起來,帶領以色列的長老在百姓前面上艾城去。
以色列人遵從約書亞的命令,是一個完全順服的表現,與亞干及亞干的家人,成為一個強烈的對比。正如上次攻打耶利哥城的戰役,以色列人要圍城繞行,到第七日祭司吹角,百姓大聲呼喊,城牆就倒下。但是,今次攻打艾城的方式卻完全不一樣,神就是要考驗以色列人,是否遵照耶和華的話去行,是否完全的順服神。弟兄姊妹,你對神的順服,是一個無條件的順服嗎?還是附帶着許多條件的順服呢?
約書亞記八章11-13節記述,約書亞帶領兵丁,在艾城北邊安營,又挑了約五千人埋伏在艾城的西邊。約書亞記八章14-17節記述,艾城的王清早急忙起來要與以色列人交戰,卻不知道城後有伏兵。以色列人在艾城人面前裝敗,引誘敵人離開城,而艾城和伯特利城沒有一人不出來追趕以色列人,撇了敞開的城門,去追趕以色列人。
弟兄姊妹,為何艾城的王會容許撇下敞開的城門,去追趕以色列人?你會這樣做嗎?
艾城的王上次打敗以色列人後,今次轉守為攻,以為可以乘勝追擊,招聚全部的眾民出城追趕以色列人,甚至撇下敞開的城門。成功會令人的眼睛被蒙蔽,看不到實況,而成功感也會令人上癮,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想有第二次的成功,以致叫艾城的王,對自己有過份的自信,竟然撇下敞開的城門,去追趕以色列人。
約書亞記八章18節記述,耶和華吩咐約書亞說:「你向艾城伸出手裏的短槍,因為我要將城交在你手裏。」約書亞就向城伸出手裏的短槍。約書亞記八章19節記述,他一伸手,伏兵就從埋伏的地方急忙起來,奪了城,跑進城去,放火焚燒。於是以色列人擊殺他們,沒有留下一個,也沒有一個逃脫的。約書亞記八章24-29節記述,以色列人當日殺斃的人,連男帶女共有一萬二千,就是艾城所有的人,最後把城中的牲畜和財物,取為自己的掠物,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約書亞的話去行。
5. 祝福與咒詛
約書亞記八章30-32節記述,約書亞按照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話,用沒有動過鐵器的整石頭在以巴路山上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讓以色列人給耶和華奉獻燔祭和平安祭,又當着以色列人面前,將摩西所寫的律法抄寫在石頭上。
成功攻取艾城之後,約書亞為甚麼不乘勝追擊,反而去以巴路山上築壇?
攻取艾城之後,有很多善後的工作要做,又要拿戰利品,在此時約書亞卻帶領以色列人到以巴路山為神築壇,為要以色列人知道成功的關鍵,是耶和華所賜與的。當我們取得成功時,也應該先學習向神感恩。
約書亞記八章33-35節記述,以色列人一半對着基利心山,一半對着以巴路山,受祭司利未人的祝福。約書亞將律法上祝福、咒詛的話,照着律法書上一切所寫的,都向以色列人宣讀了一遍,沒有一句不宣讀的。正如申命記十一章29節記載:「及至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入要去得為業的那地,你就要將祝福的話陳明在基利心山上,將咒詛的話陳明在以巴路山上。」。
結語
當我們面對失敗的時候,不要懼怕,要起來。失敗是人生必經的階段,但也是叫人最能夠成長的功課,所以,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功,成功的背後往往是用無數次的失敗來換取的。當我們成功的時候,不要過份地自信,要將榮耀歸給神。
以色列人能夠在艾城戰敗的經歷中,重新站起來,反敗為勝,讓他們知道成敗得失不是自己能夠掌控,仍是掌握在神的手中。正如撒迦利亞書四章6節,耶和華指示先知撒迦利亞所說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但願神的話幫助我們,領略反敗為勝的要訣,不是倚靠外在的勢力,不是倚靠自己的才能,乃是在於我們是否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