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聖靈的果子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五23-23)

  一講到喜樂,很多人會想起這是聖靈所結的果子裏的其中一個,究竟屬靈果子有幾多個呢?其實聖靈所結的果子只得一個,但內裡包含着九個不同的特質,而喜樂就是其中的一個特質。所以喜樂應該是每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內裏的基因,理應很自然就能夠表現出來,正如仔女有着父母的基因,樣子很自然就會像父母。但是試試問問自己,我自己的表情是不是很多時候總是看起來好像不太喜樂呢?如果不是的話就恭喜你了,你是一個常常喜樂的基督徒。如果是的話就要再問問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是工作/學業的忙碌?生活/財政的困鎖?家庭/感情的難處?是不是因為這些困難令我們漸漸失卻了我們該有的喜樂呢?

  盼望弟兄姊妹能抓着主的說話,結出聖靈果子應有的特質,作一個常常喜樂的基督徒。


二. 保羅的見證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4-7)

背景

  在腓立比書中,保羅在監獄裡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根據當時的環境,保羅已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困於監獄裡,我相信他在監獄裡已嘗了不少苦頭,身心俱疲,其實當時最需要受安慰的人應該是保羅,
但他竟然反過來勉勵腓立比教會的信徒要靠主常常喜樂,看似很不合情理,究竟保羅是憑着什麼能在這逆境中仍然能夠保持喜樂呢?
信主前的保羅

  從前保羅是一個逼迫基督徒的人,是法利塞人中的法利塞人,嚴守律法,他以自己為中心,認為自己所作的都是為着他所信的神。

信主後的保羅

  自大馬色的路上遇見主的榮光,他就被主的愛深深吸引着,信主後他靠主常常喜樂,並帶着主的使命將福音傳到外邦去,將他心中的喜樂分享給眾人,因為主耶穌是他喜樂的泉源,他以基督的心思為他的心思,輕看自己,以主耶穌得榮耀為他的喜樂。

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原因

  其實當時腓立比教會出現了一些難處,有兩位肢體在服事上比較誰做得較好,誰較屬靈,誰較榮耀主,正所謂無比較無傷害,他們的比較就在腓立比教會裡產生了紛爭、結黨,信徒們失去了服事中應有的喜樂。所以保羅即使在監獄裡,也要寫信勸勉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叫他們要靠主常常喜樂,還不厭其煩地再說多一遍,你們要喜樂,強調喜樂的根源是來自於能榮耀主,不是榮耀自己,更不是來自一些事務上為要得着人的稱讚!


三.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

「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十六4)

「快樂」與「喜樂」

  「快樂」與「喜樂」這兩個詞語看似差不多,很多人也攪不清楚它們有什麼分別,其實它們有什麼不同呢?吃喝玩樂,用手機玩遊戲,唱卡拉OK,打場波,和朋友食餐飯傾下計,這些事都可以得到快樂,但是很短暫,大家都可能曾經經歷過,當玩完食完之後回到家中之後可能會更加苦悶,剛才所得的快樂已經煙消雲散。而喜樂則是在內心有主的同在,在難處當中,心中仍有平安,儘管要為主付上代價,仍覺得有價值、有滿足。快樂是一種感覺,是對外在環境的即時反應。而喜樂則是一種信念,是因着神的榮耀和恩典而有的。快樂只是一時情緒上的放鬆,而喜樂則是内在生命的力量,有着一生的果效。快樂是暫時的,而喜樂則是恆久的。有些娛樂如醉酒,賭博,放縱情慾等雖然能為人帶來一刻的快樂,但是會叫人落在罪中,心靈更加空虛。

喜樂的根源

  所以,喜樂是源於神,只有我們的根連於神就有喜樂。相反,當我們只追求世上虛浮的名利,體貼肉體的需要,以吃喝玩樂或個人的榮耀來代替耶和華我們的神,愁苦必會加增,我們如果以追求神為我們的目標,喜樂必然會滿足。


四. 基督徒的見證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箴十五13)

喜樂是基督徒的見證

  因此,喜樂是基督徒的見證,亦是基督徒生命的標記。基督徒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臉上要有笑容,傳播喜樂、傳遞真愛!讓街上不認識我的人看到我喜樂的表現,也感到受祝福。記得有一次福音聚會前,團契分組出去附近派福音紙巾,當時我見到與我同組的肢體在派福音紙巾給街上途人的時候,好像欠缺了一些笑容,聖靈在我裡面提醒我,我就提提那肢體記得在派福音紙巾的時候要面帶笑容,因為這是一個基督徒喜樂的表現,亦是屬神的人與屬世的人最大的分別,我們要藉着臉上的笑容為未信主的人送上祝福,讓他們也渴望想要得着這喜樂,而得着這喜樂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認識及信靠主耶穌。所以不要輕看你臉上一個喜樂的笑容,這可能是一個人得救的關鍵啊。


五. 喜樂的秘訣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0)
很多人會問一個問題,究竟喜樂的秘訣是什麼呢?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很好,喜樂的英文是Joy:就是把耶穌(Jesus)放首位,並且把別人(others)的需要擺在你自己(yourself)之前,我想這就是喜樂的秘訣了。

人為什麼不喜樂呢?

  今天許多人不喜樂,是因為自我優先,自我中心,永遠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當我遇到人生風浪的時候,我可能會有恐懼;當我背負着身上重擔的時候,我可能會有憂慮;當我看到別人比我強比我能幹的時候,我可能會有妒忌。

成為別人的祝福

  試想想,其實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神而來,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我自己的,乃是神的賞賜,所以我並沒有什麼為自己可誇耀的,只有歸榮耀於神。知道這一點,我就不敢再驕傲,不敢再看不起別人了。神給我們各樣的恩賜,並不是要滿足自己那些虛浮的慾望,乃是要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所以,得着喜樂的秘訣就是要先把耶穌(Jesus)放在第一位,接着是別人(others)的需要,最後才是你自己(yourself)。這樣,神的祝福便會臨到你,讓你得着屬天的喜樂。


六. 喜樂是要與人分享的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十七22)

分享喜樂

  記得曾經有一位政府官員講過,賺到幾多錢都不是屬於你的,洗左幾多才是屬於你的。而喜樂也是一樣,不要將主所賜的喜樂只藏在心裡,不與人分享,慢慢地連我所僅餘的喜樂也會漸漸流失掉,怎至枯乾。相反,如果我將主所賜給我的喜樂表現出來,並與人分享,給人帶來祝福,主將會把更多的喜樂賜給我。

喜樂計算機

  例如我本來有10份喜樂,我將5份喜樂與人分享,我還餘多少份喜樂呢?10份-5份=5份?不對!這只是人的邏輯思維而已,在神的恩典裡並不是這樣計算的。其實每當我將我的喜樂分享給其他人的時候,我的喜樂不單只沒有減少,還要加倍,即是假使我分享了5份喜樂給其他人之後,其實最後我還餘20份喜樂了,結果是怎樣?倍增了。10份-5份=10份x2=20份(屬靈的方程)。所以越與人分享喜樂,就會給人帶來更多祝福,而主亦會將加倍的祝福賜給分享喜樂的人,這是何等上乘的揀選啊!


七. 喜樂是要操練的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6-18)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操練喜樂這功課的。

1. 信主的喜樂

  約翰福音八章3-11節中講到一個淫婦被主捨罪,她從被石頭掟死的邊緣被主拯救過來,我想她內心當時必定是充滿感恩的喜樂的。我們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也可以回想當初決志信主的時候,在那刻的心情是多麼的喜樂,我雖然信主已超過30年,也並未忘記那一刻的心情是何等喜樂。其實每個主日的擘餅聚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給信徒們在餅杯前再一次思想自己當初被主捨罪拯救的那份喜樂。

2. 工作的喜樂

  馬太福音廿五章14-30節中講到一千兩銀子的比喻,主人出行前按着僕人的才幹將銀子分給他們。你想把主人的銀子埋在地裡的那僕人較喜樂呢?還是善用主所賜的銀子作買賣,為主人的銀子賺取回報的那僕人較喜樂呢?我想當然是那善用主所賜的才幹為主作工的僕人所得的喜樂較多。工作雖然有壓力,但只需憑著主所賜的才幹,盡力去作就是了。做完一件事唔代表做好一件事,做完是自己講的,但是做得好唔好是其他人講的。主教導我們要順服地上掌權的,所以在公司要作一個盡責的僱員,在學校要作一個盡責的學生,家庭主婦也要盡責地照顧好家庭。因為這是一個基督徒的見證,也是讓我們能夠從工作中見證主而得着喜樂。

3. 家庭的喜樂

配偶是神為人預備的,子女更是神所賜的產業,神將功課給予每一個屬神的家庭,要我們在家庭中學習,這是神從創世以先所定立的旨意,要屬乎祂的人藉着家庭來見證祂,但同時祂也有夠用的恩典給予每一個家庭,只要一家人一同依靠主,多有家庭的禱告,便能喜樂地勝過這一切的難處,整個家庭也得着喜樂。

4. 服事的喜樂

  當服事時間長了,久而久之我們可能會把服事當成一些工作來看待。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起來服事呢?不是被逼的,乃是要回應主的愛。主愛我,為我捨己,我如今所作的都是微不足道。體貼肉體的人可能會覺得服事是一個重擔,相反,順服主的人在服事上才會覺得輕省。我們起來服事並不是要得着人的稱讚,乃是要得着屬天的獎賞。這樣,我們才能得着服事上的喜樂。

5. 順境逆境中的喜樂

  「你們落在百般的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一2)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基督徒也會經歷順境或逆境,在順境的時候我們當然可以高聲讚美主,但在逆境的時候我們還能輕易地高聲讚美主嗎?還是會發怨言來埋怨主呢?抱怨為何這些苦難要臨到我呢?要知道這些遭遇都是出於主的,必有主的美意,主必然看顧及保守到底,問題在於我以什麼的心態去面對逆境,當我依靠主,主會一路與我同行,並且在我最艱難的時間將我抱起,地上留下一雙主的足印。所以要有一個凡事謝恩的心,喜樂地與主同行。


總結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什麼勸勉,愛心有什麼安慰,聖靈有什麼交通,心中有什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微卑,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1-11)
 

思考問題

1.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沒有一些事情令你失卻喜樂呢?

2.在教會的服事當中,你能找到喜樂嗎?

3.如何能夠作一個常常喜樂的基督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