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馬太福音五章8節
馬太福音記載了主耶穌在山上講論的八種屬靈福氣。各種福氣都是神的應許,實在安慰人心。其中第六種福氣,「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更激勵我們多去學習和實踐,因為若能做到,神就應許我們看見祂,是非常接近又沒有間隔的。能夠與神親近是很大的福氣,這福氣不單只為著今天,也是為著將來的。深願我們明白主的心意,讓我們以清心的態度,活在地上等候神,去朝見這位寶貴的救主。
一. 清心的含意
清心是什麼意思呢?清心重要嗎?清心是等候神的重要關鍵嗎?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先分享一個故事,有一個教會執事,有一天與年幼的兒子開車經過一片種滿了西瓜的瓜田。執事看到有些瓜藤長得很茂盛,有些還伸延到路旁,藤上結了一個大西瓜。他就將車停下來,打算伸手去採摘,他並吩咐兒子:「幫我看看有沒有人過來,兩邊都要看!」兒子卻說:「爸爸,我們是否也應當往上看呢?」爸爸立時停住了!弟兄姊妹,這對父子那一個是清心的人呢?答案不言而喻。
在希臘文中,「清心」是指純潔的意思。心中就好像澄清的湖水一樣,非常清澈純潔,沒有雜質。在其他聖經譯本,「清心」多譯作「心靈純潔」(當代),「內心清潔」(新譯),「心地純潔」(現中),英文聖經是「Pure Heart」。這些翻譯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主耶穌向我們教導的意思。
二. 清心的人有何特徵?
前面教會執事採摘西瓜的例子,告訴我們清心的內涵,就是心中清潔,沒有詭詐、虛偽、邪念、私慾,以及無愧的良心向著神,仰望基督。而清心的人,就是那些專注於神的人,他們不單只以主成為人生目標及方向,還渴望與神建立深厚的關係,樂意順服祂。他們心中沒有被其他事物佔據,專注於神的工作和國度。
清心的人也是等候神的人,意味著相信神的應許,是有盼望地在生活上表現出對神的依靠和信心。深切明白到神的計劃和神的工作,願意耐心等待神的引導和指示,而不是急躁地追求自己的益處。他們等候神的態度,猶如小孩子一樣對主單純,以神為唯一。同時,他們對罪保持敏感,決心離開罪而不受罪的轄制。因此清心的人並不著重於心裡怎樣不想壞及污穢的事,而是著重於神自己,甘願捨棄神以外的東西,心裡單單只要神及遵行祂的旨意。大家可以想像得到,若人的心思好像報紙一樣密密麻麻的話,哪里還有空間去裝載神呢?正是這樣的學習,清心的人與神就能建立更親密的關係,心靈也因著緊扣的關係而得到滿足,進而更委身於神,一生服事主,一生跟隨主,得到神大大的祝福。其實主叫我們學習清心,無非都是渴望我們能認識祂更多,這份渴望遠遠超越我們對祂的渴望,但願我們都明白神的心意,遵行祂的教導。
三. 聖經中清心的人
清心的人必得見神是神的應許,人若不清心的話,就不能得到這個福氣。聖經中有不少例子,讓我們知道清心的人怎樣看見神,蒙受祝福。他們的見證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和激勵。
1. 哈拿
哈拿的經歷,除了在禱告的功課上給我們作了榜樣,她在主面前也是一個清心等候神為她預備的人。
我們先掌握一些背景。聖經撒母耳記提及了一個以色列人——以利加拿,他有兩位妻子,分別是哈拿及毗尼拿。毗尼拿育有兒女,但神並未為哈拿預備。因著這個緣故,毗尼拿經常揶揄哈拿,激動她的情緒,讓她的內心不好過。哈拿常常哭泣不吃飯,就連她的丈夫也感到非常無奈,雖然多番安慰,畢竟也無補於事。哈拿在神面前清心禱告,聖經形容她是「不住」的禱告(撒上一12),甚至是「傾心吐意」的向神訴說(撒上一15),深願神能垂聽。祭司以利看到哈拿的作為,甚為同情她的景況,也明白到她的難處,盼望神能應允這位婦人的禱告。哈拿經過一番禱告後,心裡滿有神的安慰和同在,面上再不帶有愁容了(撒上一18)。我們知道,神最終為哈拿預備了一個兒子,名叫撒母耳,她將這兒子歸與耶和華,讓他成為一個終身被神大大重用的人。從哈拿的經歷和學習,我們看到哈拿是一個清心的人。同時,我們也看到:
i. 她雖然遇到毗尼拿的欺凌和嘲笑,心中仍然良善,對她沒有怨懟,也沒有憤恨。縱使心中憂愁,卻沒有燃起報復的心。
ii. 她單單仰望神,定神為目標及方向,以神為自己的所有。
iii. 她恆切地禱告,耐心等候神的工作,忍受著艱苦的生活和環境。
iv. 神是信實的,讓愛祂的人能看見。
弟兄姊妹,學習等候神不是一份容易的功課。特別當我們落在苦難之中,禱告過後神彷彿沒有回應,沒有指示,不免都灰心失望。但我們仍須憑著信心,以清心的態度將我們的感受向神傾吐,讓祂牽引。神或許就是透過這個過程,讓我們的信心更被堅固,更看到祂的同在,而寶貴祂的恩慰。正如經文提醒,「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詩篇廿七14)雖然經過漫長的等候,「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願主祝福祂的應許。
2. 馬利亞
聖經中另一個例子也是相當有提醒的,我們看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裏。她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裏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十38-42)
相信弟兄姊妹也很熟悉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二人對主都有不同的反應和表現,誰是清心的人等候神呢?就讓我們一同來看。故事看到是馬大首先接主來到她的家中,我們相信,當她知道主要來到村莊的時候,她巴不得以最快的速度去迎見主。她極其珍重主的到訪,無疑是敬重主的良好態度。隨後她忙碌地去預備,整理,甚至達到一個地步,要求主吩咐妹妹馬利亞來幫忙。她的表現反映了她在事務上的服事非常殷勤,主雖然看見她十分忙亂,但主並沒有否定她的事奉態度。不過,這並不是主耶穌要她學習的方向。主怎樣回應馬大的要求呢?主一共呼喚了她的名字兩遍,為什麼呢?因為主要馬大知道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她已經走錯了方向,不想她再錯下去。主勸勉她不要「思慮煩擾」,也不要心中紛亂,應當安靜下來。
同一場合,馬利亞卻放下所有事務,就近主,在祂的腳前坐下,以清心的態度聽候主的教導。兩姊妹表現上的差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是相當明顯的。主所強調的,就是馬利亞的選擇能見證著清心的態度,得著神的應許看見神,就是那不能奪去的福氣。主巴不得要得著我們的心,讓人得著祂所賜的福氣。不過很可惜,人往往摸不著神的心意,還以為自己所作的討神歡喜,最終窮一生都等候不到神,看不到神。但願神給我們有屬靈的眼光,看得見主的心意,有屬靈的耳朵,聽得見主的話。求主也給我們一顆清潔的心,不被事務纏擾,又或思慮煩擾而錯過了神的祝福。
四. 放下纏繞的事,對罪保持敏感,學習清心
當人活在世上,的確有很多纏繞人心的事。例如作學生的,有學業問題,同學間相處的問題。而在職的,工作上有難處,有壓力。人年長了,身體也會出現毛病。但凡種種都是生活上的問題,我們經常遇到又很難避免的。約伯記提到,「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五7)如何處理呢?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保羅提醒我們,「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我們若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將一切纏擾我們的世務交給神,靠著祂的力量,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
除了世務上纏擾的事情之外,人犯罪後衍生出來的惡念,惡行,也是非常煩擾的。聖經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仇敵,老我常常在人心裡面挑動,我們就很難清心地等候神。我們知道靠著自己不能潔淨自己的心,「誰能說,我潔淨了我的心,我脫淨了我的罪?」(箴二十9)因為人是沒有能力的,唯有仰望神,同時,「又藉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徒十五9)我們相信藉著信,讓我們有能力去省察自己的罪,培養清潔的心,對罪惡保持敏感,就能免被罪的轄制,保守了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弟兄姊妹,我們既然被主拯救,罪得赦免,我們仍然願意被罪捆綁嗎?聖經提醒我們:
1.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太五29-30)主教導我們要對罪保持敏感,採取果斷的行動來避免罪。經文強調應該以決心去擺脫罪惡,甚至捨棄絆倒我們的事情,提醒我們不要輕忽罪的存在和影響,敦促我們持續悔改,尋求神的赦免,以免付上罪惡的代價。
2. 「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仇敵一直尋找機會來引誘我們犯罪,就如飢餓的獅子到處尋找獵物,稍一不慎,就很容易成為獵物,被猛獸吞噬了。所以,我們要經常保持警覺,留意外在的環境,防範仇敵魔鬼的攻擊,以免墜入罪惡的試探中。
3. 你們要聽,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裏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裏發出來的,有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太十五11,18-19)「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路六45)主對人的心思意念是否清潔,有很重的提醒和教導。其重點在於人心中的一點污穢就能使全人污穢,反過來說,人心的清潔也能使全人都聖潔。所以罪對我們的影響力很大,就如一小點酵便可使麵團發起來,我們應當留意的。
弟兄姊妹,若然我們立志作一個滿有愛心並清潔的人,並以神為唯一的主,我們就必須從清心開始了。自信主那天開始,聖靈就住在我們心裡,主的慈愛、公義、聖潔、柔和、謙卑、忍耐等等美德理應充滿在我們的心靈。很自然地,我們的思念、言語、行為都會表現出主的樣式來。「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廿三7)相反,人之所以不能活出主的樣式,落在黑暗裡,正是沒有活在主的光中。打個比方,神那一邊是個太陽,人那一邊是一面鏡子,若鏡子要反射太陽的光,就必須朝向太陽的方向,當鏡子稍為偏離,鏡子就不能反射陽光了。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要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就要朝向主,以祂為目標,這樣我們才能活出主的樣式,並能以清心的態度去等候祂。
五. 主耶穌給我們的榜樣
主耶穌曾經成為人子,親身明白到很多人因著罪的緣故失敗了,得不到祝福。感謝神,主耶穌在清心方面為我們留下了美好的榜樣,祂不但沒有被罪惡絆倒,還能得勝有餘。經上說:「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來四15)主是聖潔的,祂在言語和行為上沒有犯過罪,就連祂的心思和意念從來都沒有半點罪污。主曾說:「因為這世界的王將到。他在我裏面是毫無所有。」(約十四30)撒旦是萬惡的根源,牠在主耶穌的心裡根本沒有空間,沒有立足之處,不能作出任何攪擾。故此,在主耶穌受試探的四十天裡,祂不但勝過魔鬼,還盡顯神的榮耀。主耶穌所受的試探,正正就是人最容易軟弱,最不能讓人清心的地方。惡勢力就是利用各式各樣的試探來攻擊人,其核心是三種東西:「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和今生的驕傲。」(約壹二16)
1. 第一個試探是「肉體的情慾」,包括所有形式的身體慾望。我們的主很餓,被引誘將石頭變成食物,「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太四3)主就反駁:「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
2. 第二個誘惑是「今生的驕傲」,「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太四6)主回應:「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太四7)
3. 第三個試探是關於「眼目的情慾」,「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太四9)主斥責魔鬼:「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他。』」(太四10)
弟兄姊妹,有很多試探是我們經不住的,因為我們的肉體從本性上來看是軟弱的。但是我們有神的保守,祂愛我們,祂會提供出路,如同主耶穌的方法一樣,以神的話來抵擋魔鬼的攻擊。我們只要以真理,即神的話語來充實我們的心思,就能認識這些試探,靠著主終必能得勝。另外,保羅教導我們,「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五16)當我們以主成為榜樣,多讀和多思考神的話,順著聖靈的引領,相信我們必能清心看見神,並得著應許的福氣。
總結
活出清心的態度是一個見證,是一生要學習的功課。若能掌握得到清心的秘訣,定當親近我們的神。不過,魔鬼是不願意看到的。仇敵必定在這末後的日子,讓不法之事情增多,又興起連番攻擊,令跟隨主的人迷失方向,跌入屬靈的低谷。弟兄姊妹,讓我們緊記主的話,「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當我們站穩了,就能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同時,讓我們緊握主的應許,等侯祂的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