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來十三22、三1、十二2-3



  在這新的一年,教會負責的同工仍以「主耶穌阿!我願祢來」(啟廿二20),這經文繼續作為我們在屬靈上學習的主題。這樣的定規,顯然是為着提醒,主的再來比過去的日子更近了,我們應當彼此勸勉,以預備好自己迎見主來。在這主題下,靠着主恩,就盼望從一卷勸勉的書信中,與弟兄姊妹一同學習。

一.    一卷勸勉的書

  這希伯來書明顯是一卷勸勉的書,因為寫此書信的使徒清楚的對受書人說「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甚麼叫勸勉?意思就是勸導與勉勵,所以需要勸導,乃為免走錯、失腳或退後,而勉勵乃是為幫助繼續的往前,以致能達到完全的地步。事實聖經裏所記,神是多次藉着祂的僕人們對祂百姓勸勉。就如申命記,摩西在離世前就多次對百姓勸勉,提醒他們當謹慎免得忘記了神所吩咐他們的,要好好遵守神的誡命,以使得以蒙福,不落在咒詛之中(例如:申四1、八11、廿八1,15等)。約書亞也是一樣,提醒百姓要作聰明的選擇,事奉耶和華,不要事奉他們列祖在大河那邊的神,或所在之地的亞摩利人的神(書廿四15,20)。神也多次藉着先知們給他們勸勉。新約裏藉着使徒給神的兒女,給教會勸勉(例如:徒二40、十一23、十四22、十五32等)。可見勸勉在神的心意裏的價值,對神子民的重要。如今使徒寫這書更是明確的說明,正為勸勉,盼望信徒能聽他勸勉的話。

二.    受書人的需要

  這書雖然不像使徒保羅的書信,一開始就讓我們看見信是寫給在那裏的教會,但這書名「希伯來書」或說「希伯來人書」,並細讀內文,就讓我們看見,這書主要不是寫給外邦人而是猶太人,也就是希伯來人的。聖經裏第一個被稱為希伯來人的,乃是亞伯拉罕。創世記十四章給我們看見,當四王與五王爭戰,五王敗,住在所多瑪的羅得也被擄了。有一個逃脫的人來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創十四13)。之後亞伯拉罕的後裔就被稱、或自稱為希伯來人,就是神打發摩西去要拯救祂百姓出埃及時,吩咐摩西對法老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出三18)。希伯來人意思就是過河的人,或從大河那邊過來的人。亞伯蘭本是住在伯拉大河東的迦勒底吾珥,他父家原在那裏事奉偶像(書廿四2),但感謝神,榮耀的神向他顯然,呼召他離開本地本族,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於是亞伯蘭就起來,渡過大河,離開這原來的世界、生活,照着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現在聖靈藉這使徒寫這信,明言給希伯來人,不是說給以色列或猶太人,當然他們實在是以色列人,是猶太人。只是他們並不是一般的猶太人,乃是已蒙恩在基督裏屬神的兒女。而這書特用希伯來人來稱呼他們,可見其特別的用意。這寫書人是誰?歷來讀聖經的都有不同的看法,有認為是使徒保羅,但亦有以為是其他的使徒如彼得、亞波羅等。但聖靈在此卻沒有給我們言明,自然就是只盼望我們只定睛在這書的內容上。當然這使徒自然是對這些希伯來人的背景,並他們的處境是相當理解的。而聖靈為甚麼要藉他寫這書信?從內容看,明顯這些神的兒女,他們是正處在艱難之中,正落在大爭戰裏。正如第十章裏所形容的,他們曾因着信主而忍受各樣苦難,被毀謗,遭患難,被捆鎖,家業被人搶去。而另一方面,顯然有些人因着環境而丟棄了勇敢的心,退後了(來十33-38)。歷史告訴我們,這些信主的希伯來人,他們在最初的時候,被認為是猶太教裏的一門,因為猶太教在羅馬帝國裏是合法的宗教,所以羅馬政府就沒有逼迫這些信主的人。就如在使徒行傳裏我們所看見的,當時逼迫基督徒的都是猶太人,羅馬政府還沒有對付基督徒。但不久,他們發現二者有所不同。並且這些信耶穌的人越來越多,惟恐這些人不易受管治,加上猶太教人的推波助瀾,所以就也逼迫他們。神為甚麼要容許這樣的環境發生?當然這一面是仇敵的工作,而另一面,也是神給祂兒子在信心上的考驗,並為震動掉一切不出於祂的事物。面對着這樣的環境,神的兒女們也實在受考驗,有些人信心軟弱了,有些人為避免受對付,就再回到猶太教裏去了。這正是那時候存在於這些希伯來信徒裏的危機。為幫助他們面對艱難,使他們持定所信之道,所以聖靈藉使徒寫這書信給予他們勸勉。

三.    定睛神的兒子

  這些勸勉的話,所給神的兒女提醒與勉勵的是甚麼?就是叫他們定睛在神的兒子身上。我們今天所選讀的經文「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阿,你們應當思想我們所認為使者、為大祭司的耶穌」裏,「思想」這字聖經裏有的地方翻譯作看,把眼睛定準於耶穌。十二章二節說,仰望,或說望斷,正如我們的詩歌334首裏說,望斷以及於耶穌。這正是全書勸勉的話的中心。為甚麼要定睛於神的兒子?因為在神的心意裏,只有的就是祂兒子,一切都是為着祂兒子,以弗所書一章裏說,神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乃要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歌羅西書一章裏說,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為祂造的。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我們被召乃為成為祂的同伴(林前十一9)。所以一切都不能與神的兒子比擬,惟獨耶穌(太十七1-8)。而另一方面,怎樣才能叫在患難中的這些希伯來信徒,得勝難處?秘訣與得勝的能力,就只有是更多認識神的兒子,並望斷於祂,所以聖靈的話說: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再者神的兒子乃比所有人事物超越、更美,祂才是神給予祂子民一切屬靈事物的實體。所見的,不管是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獻祭之物,是聖殿並裏面是聖物,是律法,這一切都不過是影兒,那實際乃是神的兒子,所以不是回到外面的猶太教裏去,而是要更認識並持定這實際:基督,神的兒子。今天我們這蒙恩的神的兒女,因信作亞伯拉罕子孫的(加三7),我們既已世界裏蒙召過來的人,我們是否認定自己的身份,並所蒙的天召?是的,在這末後的日子,我們正同樣處在動盪的環境裏,但我們的心如何?是否正搖動?或在期望不遇見艱難?然而神的手卻似乎要藉着這樣的環境來提醒我們。再者如果我們實在渴望主的再來,如使徒約翰一樣,我們就應當彼此的勸勉:仰望基督,神的兒子。這才是我們得着能力奔跑天路,得勝世界的秘訣。願主恩待我們。

 


問題思想

一. 在這新的一年裏,你有甚麼的計劃嗎?你在主面前有甚麼的心意嗎?
二. 若能行,請把希伯來書再細讀一遍,並記下神兒子的所是所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