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太十六1-4,十二40-42、路十一30-32、王下十四23-25、約拿書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要主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主便以約拿的神蹟來回應他們的要求。其實在馬太福音中約拿的神蹟共出現兩次,而路加福音出現一次,馬可及約翰福音卻沒有記述。約拿是舊約的一個人物,與主在世的事工有甚麼關係呢?
一. 先知約拿
約拿書並沒有說約拿是一位先知,指明他是先知的是在列王紀下,約拿預言作惡的耶羅波安收復極大的國土,比所羅門盛勢時還大,所以約拿對神白白的恩典應有極深刻的認識。但當神呼召他向尼尼微傳同樣愛的信息,他卻選擇逃避,不願同樣是白白的恩典臨到以色列國的敵人亞述。
二. 在大魚肚腹中三日三夜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要看的是神蹟,主以約拿的神蹟回應,但約拿的神蹟是指甚麼呢?聖經中並未記載約拿有行神蹟,祗有他的預言。列王紀的預言應驗了,但約拿書的預言嚴格來說並未應驗。然而主在上文中指出,約拿在大魚肚腹中三日三夜的經歷就是他所要說的神蹟,並且與他的死而復活等同。當然約拿祗是不死,而主卻是死而復活,所以主說他比約拿更大。
三. 尼尼微將審判世界
約拿書記載尼尼微全城因約拿在他們中間的傳道而悔改,但主在當代出現傳天國的福音,他們竟然不信。聽見約拿的信息尚且得救,現在神的兒子親身來傳神的福音,人若然不信,因信而得救的尼尼微人當然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定這世代的罪。所以在主再來的日子,信主的人將要審判這世代的罪,並且這世代將會完結,迎來新天新地。當我們預備迎見主的再來,我們今天就要像約拿一樣作這世代的見證、也作這世代的神蹟。
四. 亞述教會與埃塞俄比亞教會
尼尼微是亞述的首都,在約拿後一百五十多年亡國,教會傳說使徒多馬將福音傳至此地,建立亞述教會。他將福音傳至中國唐朝的景教便是其中一個分支。南方的女王是指所羅門時的示巴女王,即現今的埃塞俄比亞,傳說是使徒馬太建立當地教會。亞述及埃塞俄比亞教會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最古老的兩個支派。
五. 約拿成了神蹟
路加福音形容約拿為尼尼微人成了神蹟,對尼尼微來說,約拿是神特意為他們所預備的,因著約拿尼尼微人得著福音並且全城得救。現今神的兒子親臨降世,不單傳揚天國的福音,甚至釘身十架成就神愛世人的贖罪祭。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要的是天上的神蹟,意思是要人看見後產生敬畏的心,間接他們這群宗教領袖也更受人尊敬。但路加說:「人子也要照樣為這世代的人成了神蹟。」主本身就是神蹟,這世代有了主就有了神蹟,但這不是讓人敬畏,而是更愛神的神蹟。
六. 約拿對神最終的認識
約拿書共有四章,最後一章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少人留意的一章。這章以約拿向神的追問來開始,約拿指明神是「有恩典、有憐憫的神,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這是約拿對神不顯公義而祗有愛的不滿,約拿的話在原文中共有三十九個宇。接著是約拿與神的兩段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的對話,最後神以一段話作回應,這也是全卷約拿書的總結。神說:「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希望神顯公義使人敬畏他,但神卻同樣以三十九個字表達出他愛惜世人之情。
問題思想
1.在主是神在世上最大的神蹟,當我們認識主後,主是否成為我們生命的神蹟?
2.神是慈愛與公義並存的一位,當我們在神的慈愛中,是否預備了自己迎見神的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