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徒十六1-3;提後一4-8;來十三23
患難會令人喪志消沉,也會令人發奮長進。提摩太是一個在患難中很有長進的人。
提摩太被呼召的背景
提摩太是路司得人,父親是希臘人。母親則是信主的猶太人。很可能當保羅在第一次傳道旅程途經路司得時,提摩太、他的母親和外祖母聽了福音後一同信主得救了。保羅在第二次旅程再次探訪加拉太一帶地方堅固他所建立的教會時,便在路司得呼召提摩太跟從他,為主繼續作傳道的工作。聖經沒有提及提摩太被呼召的過程,感覺上好像保羅一邀請他加入佈道的旅程,提摩太便毫不猶豫立刻跟隨保羅。相信是聖靈在人心裡的工作。
當我們重温保羅之前的佈道旅程,發覺他的旅程是十分艱辛的。在保羅第一次旅程的初期,一位年青同工約翰馬可便因受不了旅途艱苦而在別加半途離閞了。保羅沒有因出師不利而退縮,他繼續前往內陸進發,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便開始引起當地猶太人的嫉妒。他們駁斥並毀謗保羅所說的話。保羅和巴拿巴卻放膽傳講神的道,信的人也不少。最後當地的猶太人挑唆虔敬、尊貴的婦女和城內有名望的人,將他們趕出境外。之後他們去到以哥念,保羅巴拿巴同樣受到敵擋,更受凌辱,甚至當地人用石頭打他們,以致他們要逃到路司得。在這裡保羅和巴拿巴因醫好了一名瘸子而被奉為神明。後來從安提阿和以哥念來的猶太人繼續挑唆眾人用石頭打保羅。這次保羅受傷非常重,以致民眾以為把他打死了,就把他拖到城外。保羅卻起來,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之後又沿路回到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堅固眾信徒。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這些情景相信提摩太都一一看見了。
保羅在第二次佈道旅程再次探望加拉太南部一帶的教會。保羅在路司得遇見提摩太,覺得他很有長進,是可造就的青年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他。主便藉著保羅呼召提摩太加入他的佈道團隊。在這樣的背景下,相信大部份人都會被嚇怕了。提摩太竟然願意加入保羅這艱辛的佈道旅程。若非聖靈在人心裡動工,實難做到。
我有一位舊同事,現在做了宣教士,主要向穆斯林傳福音。曾經聽她分享神呼召她夫婦二人去宣教的過程。起初他們只是無意中聽到一個地方的名字,是從未聽過的,也不知在甚麼地方。他們當時不知為何對這地方很有興趣。之後這地方的名字又重覆出現,原來是非洲一個很少人認識的地方。以致他夫婦二人有種感覺,是否神呼召他們去這個地方?他們禱告後果然找到一間宣教機構想招募宣教士去開墾福音的工作,要去的正是這地方。因著這奇妙的帶領,他們夫婦二人開始宣教的路程。
患難中的長進
提摩太雖是年輕,但體弱多病,以致保羅說:「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前五23)從醫學的角度,提摩太可能出現對不同地方水土適應的問題。要知道當時的食水多從井或溪水直接飲用,不像今天我們的食水般經過過濾消毒等處理,所以往往會有細菌、寄生蟲等。若是體質較差,很容易出現腸胃問題。酒精有消毒功效,除非是烈酒,一般飲的酒也含有不少水的成份,所以保羅勸提摩太稍微用點酒,不要照常喝水。在這樣艱苦的佈道旅程中,提摩太從沒有半點退縮,仍是按保羅的吩咐忠心地服事。難怪保羅稱讚他心裡有無偽之信。
提摩太剛加入,便要面對離鄉別井,遠赴歐洲開始長途拔涉的傳道工作,並且很快便經歷為福音受苦。聖靈帶領他們到了特羅亞,在那裡保羅得了馬其頓人的異象,之後便到了歐洲的腓立比,在那裡便因為趕走了一個使女身上的巫鬼,令她的主人失去了得利的旨望,於是使女的主人便誣告他們,將他們毒打後收監。雖然經歷艱難,但他們在夜間仍唱詩讚美神。忽然地大震動,監門也全開了,保羅等卻沒有逃走,反而將福音帶給獄卒一家。他們接著到了帖撒羅尼迦和庇哩亞,同樣受到不信的猶太人攻擊。保羅到了雅典,得知帖撒羅尼迦的信徒在初信時便因信耶穌受到逼迫,於是便差遣提摩太去堅固他們,在他們所信的道上勸慰他們,用話語安慰他們(參帖前三1-2)。年輕的提摩太靠著主也完成了保羅給他的使命。
在第三次傳道旅程,保羅主要停留在以弗所,聽聞哥林多信徒分門結黨,並放縱情慾,因此差派提摩太帶了一封書信去教導他們。這次提摩太的工作受到挫折,哥林多人不但不肯悔改,反而攻擊保羅。保羅於是差派提多並一再寫信解釋反駁哥林多人的指責,提多最後帶來哥林多人悔改的好消息。
保羅對提摩太是十分信任,常委以重任,差派提摩太去處理教會的事情。包括當提摩太還是初加入這佈道團隊時,便吩咐他去帖撒羅尼迦安慰當時受苦的信徒。在第三次旅程時,保羅又派提摩太帶信去哥林多指正哥林多的信徒。最後當保羅第一次從羅馬獄中被釋放,也將牧養以弗所教會的責任交給提摩太。另外保羅有很多封書信都是與提摩太聯名寫的。包括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監獄書信中的其中三卷——腓立比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及哥林多後書。
保羅最後的囑咐
提摩太後書是保羅最後寫的一封書信,是他在最後獄中寫的唯一一封書信,是在他殉道之前寫的。他最後寫的一封書信,對象不是給教會,而是寫給他最關心的屬靈的兒子提摩太。因為直至保羅最後一次入獄殉道,提摩太也一直跟隨,沒有離棄。他除了鼓勵提摩太要剛強,不以為主作見證為恥,要作基督的精兵,無愧的工人。也在最後的一段話提到末世必有艱難的日子來到。果然提摩太最後也要為主再受牢獄之苦。希伯來書提到提摩太曾經入獄,後來被釋放了(參來十三23)。相信保羅在羅馬第二次被捕並在監獄裡殉道之後,正藉羅馬城發生很嚴重的大火之後。當時的羅馬皇帝駕禍給基督徒,因此基督徒被大規模迫害。而提摩太也因此被拘捕。
母親及外祖母的影響
提摩太能夠在患難中長進,相信一定程度受到母親和外祖母的影響。聖經提到主要有兩方面:
一. 無偽的信心
「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後一5)
提摩太的母親和外祖母都是虔誠的猶太人,自小便給他立下了信心的好榜樣。甚麼是無偽的信心?「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二26)無偽的信心便是從行為表現出來的信心。若我們只是口裡說信,但卻不能行出來,這是假的信心。只是頭腦上知道,是在認識的層面,並非真信。我知道耶穌被釘十字架並從死裡復活這件事,跟我真心相信耶穌被釘十字架並從死裡復活是很不相同的。若我們真相信耶穌從死裡復活,我們的生活行為與人生目標肯定會受我們所信的影響。正如我們相信新冠肺炎是由傳染性很高,並且會引致有一定死亡率的冠狀病毒引起的話,我們出外便會戴口罩,盡量避免去高危地方,也不會約朋友出外吃飯。有些人不信有這病毒存在,覺得是陰謀,於是便不戴口罩,繼續吃喝玩樂。因此我們的行為反映我們所信的。
但另一方面信心不等於熱心。有時有信心是不做一些事情,例如我有信心今晚回家一定有晚飯吃,因為太太會煮飯,所以便不用排隊買外賣,也不用吃飯盒了。
最要緊的是知道自己所信的對象是誰(提後一12)。若認清我們所信的是永生神,那位至高者,並為我們捨命的救主,我們雖經歷苦難,也不會以為恥。因主必記念我所交給祂的、掌管一切(包括我們的生命和工作),祂是可信可靠的。
二. 從少明白聖經
提摩太的母親和外祖母留給他另一樣很寶貴的東西便是讓他從小學習聖經(參提後三15),給他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保羅給提摩太最後的書信中也很注重聖經的話。提摩太後書三章14-17節是一段很出名的經文,論到聖經的源頭及聖經的功用。這裡說聖經都是神所黙示的。甚麼是黙示?原文是Theo-pneustos,就是神吹氣的意思。就好像神創造人時將一口氣吹進人的鼻孔裡,叫人成為有靈的活人。所以聖經雖是人所寫,卻是源於神,是帶有神的靈的話語,所以是神的話語。主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所以聖經是一本很奇妙的書,它是神與人合作寫出來的,帶有人的思想經歷,又帶有神的生命。聖經能叫人有得救的智慧(因整本舊約聖經都是帶出基督耶穌和他的救贖),使走錯方向的重回正路,使不知方向的找到義路。
多年前曾看過一本書,是一位年長弟兄寫的。他當年因為信耶穌而被捉拿入獄,當時不許任何人帶書籍進獄中,連聖經也給人沒收了。但他仍然在監牢中向人傳福音,更暗中將聖經送給別人傳閱。原來這位老弟兄已將好幾卷聖經背熟了,雖然不準帶聖經進監牢,但他卻將聖經整卷羅馬書背默了出來給人傳閱。結果有不少的人得著聖經話語的安慰並信了耶穌。
保羅在最後被囚禁的日子非常艱難,相信他第二次在羅馬坐牢是被關在一個地下洞穴中,也非常寒冷,因此他在最後寫的書信中叫提摩太到他那裡並帶兩樣東西給他(提後四13)。他最需要的兩樣東西,外衣和那些書,特別是那些皮卷(即聖經)。保羅身處的監牢十分寒冷,所以需要那外衣。他知道自己快要被處死了,為何他還需要讀聖經?可見我們讀聖經不單是為著獲得屬靈知識,聖經更加是我們生命的供應,是靈粮。當在患難中所有的人都離開保羅時,惟有主的話成為他的力量和幫助。所以我們讀聖經不在於讀過多少次,而是從聖經中得到多少供應。新一年的教會讀經計劃看似十分輕鬆,但我們若一章一章的用心去讀,相信一定得益不少。
石蔭家也有不少肢體是從小明白聖經,也有不少在教會長大,得著許多屬靈教導,可是有多少個像提摩太,願意忠心跟隨主,服事主,直到路終?保羅除了叫提摩太帶以上的兩樣東西給他,其實還有一樣,便是帶約翰馬可來見他(馬可曾在旅途中離開了保羅,後來跟隨了巴拿巴和彼得,很有長進),可見保羅對年青一代的接棒人非常重視。求主在教會中興起更多願意為主擺上的肢體,直到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