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家主日信息。2015年5月24日

經文:腓一5,7-9,12-13,24;腓二4,25-30;腓四3
詩歌:213首


引言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的第一個建立的教會。腓立比城位於小亞細亞與羅馬帝國通商的要道,又是一個羅馬在馬其頓的駐防城。(參徒十六12)保羅見了馬其頓異象,就往馬其頓的腓立比。(參徒十六9-12)先有賣紫色布疋的呂底亞和她一家信而受洗,接著是禁卒和他全家信了神,聚會就在呂底亞的家開始。(參徒十六14-40)
 

腓立比教會是一個怎樣的教會?

1. 熱心興旺福音

  「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腓一5)腓立比教會對福音事工的擺上不只是初時的火熱,也不是一時三刻。卻是從起初一直持守著。

2. 記念肢體的需要

  保羅的需要──「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作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腓二25)

  耶路撒冷的需要──「因為馬其頓和亞該亞人樂意湊出捐項給耶路撒冷聖徒中的窮人。」(徒廿四26)

 

保羅與腓立比教會的關係

  除早前提及腓立比教會是保羅所建立,腓立比教會也供給保羅所需要。(參腓二25)他們與保羅在事奉更是共負一軛,在福音上一同勞苦、一同作工。保羅曾提到:「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因為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還有革利免,並其餘和我一同做工的,他們的名字都在生命冊上。」(腓四3)

 

保羅當時處境

  保羅在三佈道旅程之後,從耶路撒冷往羅馬去。保羅首次被捉拿並囚在羅馬。據一些研經學者,他是被軟禁,但亦有軍兵看守著。因此禦營全軍,都認識到基督。保羅擔心他們因知道他被捆鎖而對神失去信心,因而在傳福音的工作上受到打擊。故此,他讓腓立比肢體知道他的處境,並且福音也藉此被廣傳,而且那裡弟兄傳福音信心更是堅固。作為腓立比教會安慰和鼓勵。(參腓一12-14)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的情誼與關懷

  保羅常常把他們放在心上,並以基督耶穌的心腸,切切的想念他們。保羅也記掛他們屬靈生命的成長;為著他們,更要留在世上,目的是繼續與他們一起,好讓他們在信心上有長進,有喜樂。(參腓一7-9,24)

  保羅對腓立比肢體能同心,合一為主耶穌真道站立得穩是滿有期望。正如父母對兒女的成長帶有美善期望。他為著腓立比教會在福音上的事奉,就是殉道也是甘願和喜樂。(參腓二16-17)

 

以巴弗提和保羅在肢體生活的榜樣

  「然而,我想必須打發以巴弗提到你們那裡去。他是我的兄弟,與我一同做工,一同當兵,是你們所差遣的,也是供給我需用的。他很想念你們眾人,並且極其難過,因為你們聽見他病了。他實在是病了,幾乎要死;然而神憐恤他,不但憐恤他,也憐恤我,免得我憂上加憂。所以我越發急速打發他去,叫你們再見他,就可以喜樂,我也可以少些憂愁。故此,你們要在主裡歡歡樂樂的接待他,而且要尊重這樣的人;因他為做基督的工夫,幾乎至死,不顧性命,要補足你們供給我的不及之處。」(腓二25-30)

  從保羅具體回應腓立比教會對他的關心,帶出信徒可以怎樣過一個肢體相交的生活。

 

以巴弗提是誰?以巴弗提是一個怎樣的信徒?

  以巴弗提不是一位聲名顯赫的門徒。除腓立比書之外,聖經中沒有別處記載關於他的事跡、提及他的名字。他在保羅首次被囚於羅馬時,他為腓立比教會作使者,帶金錢物資到羅馬供給保羅,陪伴並服待保羅。(腓二25、四18)

  此外,相信他又作傳福音的工作。雖然以巴弗提不是一個很突出的門徒,但卻有著一個作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很寶貴的特質。他為人謙卑、順服、不辭勞苦、願意付出、與肢體一同彼此配搭,同為福音爭戰,面對屬靈爭戰與保羅並肩,沒有退縮。奈何以巴弗提患了重病幾乎至死。保羅待以巴弗提康復,就打發他返回腓立比。

 

保羅眼中的以巴弗提

  他是保羅的弟兄;與他一同做工;一同當兵……被差遣的;供應肢體的(參腓二25)

  1. 「我的兄弟」指靈命上的關係──一位幫助人的弟兄,彼此關懷,互相服待,凝聚一種親密的關係;
  2. 「一同作工」指事奉上的關係──一位好同工,與保羅共同進退,同甘共苦,一同彼此扶持;
  3. 「一同當兵」指靈界爭戰上的關係──一位屬靈的好戰士,與保羅並肩,少有退縮,特別一同為福音爭戰;
  4. 「你們所差遣的」指因奉教會差派而發生的關係──他就是心存謙卑,順服被差遣,經歷千山萬水,負起重任,可靠和可信賴的;
  5. 「供给我需用的」指在物質上的支持關係──他的生命充分流露一個幫助人的靈,不獨物質上供給肢體,更加遠道而來服侍保羅(腓二30)。

 

以巴弗提身體力行記念肢體的需要

  腓立比教會差遣以巴弗提把供給帶給保羅(參腓二25),顧念到保羅需要,並供給保羅實質所需。但卻未能與保羅一起。只有以巴弗提能留在保羅身邊照顧保羅,身體力行幫助他(參腓二30)。

 

以巴弗提和保羅同樣,存著同理心,想念聖徒

  以巴弗提因為腓立比教知道他病了,他就非常難過。這反映以巴弗提很看重教會肢體的感受。不願意見到他們為他而擔憂。(參腓二26-27)

  同樣地保羅也非常體會肢體感受,亦即身同感受。神不但憐恤以巴弗提,也憐恤保羅,免得他憂上加憂。因他不單擔憂以巴弗提的健康,更擔憂他心靈情況。因以巴弗提心裡非常難過。他擔憂自己的病情導致腓立比教會為他擔憂。

 

以巴弗提和保羅同樣不以自己為中心

  當以巴弗提康復過來,保羅就打發他回腓立比,這樣一來,以巴弗提不用再因腓立比肢體擔心他的病情而難過,再者腓立比教會卻也因為見到以巴弗提而消除疑慮和擔心。保羅也因著他們喜樂,而不再那麼憂愁。(參腓二28)

  反過來保羅是否沒有他的需要呢?不是,只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後面。從以巴弗提病倒了到保羅打發他回腓立比,我們可以更了解並體會何謂謙卑,順服,不單顧自己的事,也顧別人的事。(參腓二4)

 

以巴弗提和保羅同樣,為作基督的工夫不顧自己的性命

  「因為他曾經為基督的工作,冒生命危險,幾乎至死,為要彌補你們服侍我的不足之處。」(腓二30《新漢語譯本》)

  「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腓二17)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

  以巴弗提的服事和為基督所擺上的工作,就補足了腓立比教會不足之處,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幫助和服侍保羅。這反映一種犧牲捨命精神。正好這犧牲精神就像保羅為著腓立比信徒的信心而甘心殉道一樣(參腓二17)。這份犧牲精神亦恰似主耶穌為成就救恩,甘願犧牲他的性命。當然我們所願意犧牲的比起主耶穌的實在差太遠,但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學習為肢體和別人付出的機會。只是我們有看重肢體需要。願主幫助我們。

 

扶持那些為事奉而有軟弱的肢體,幫助別人肯定和接納他的貢獻

1. 保羅教導腓立比信徒怎樣接待以巴弗提

  保羅不單只是體會以巴弗提及腓立比教會的憂愁,打發以巴弗提回去。他最後更叮囑腓立比教會要尊重以巴弗提。(參腓二29)從腓立比書提及的幾個點,個人揣測腓立比部份的信徒對個人的見解比較強和堅持。因為保羅曾勸勉他們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並要以基督的心為心,學仿效基督的虛己、謙卑。(參腓二3)保羅為免有個別弟兄認為以巴弗提未有完成所托負他的,而可能對以巴弗提感到失望,以為所託非人。故此保羅叮囑要尊重這樣的人,為他可能面對的難處,給腓立比信徒一些勸勉。從這裡我們可以看保羅所看重的是那人是否一個對的人,對主的事是怎樣的態度,並怎樣行出來。當然工作的果效是重要,但事情的成就不在於人所作,乃在神的定意。

2. 保羅對以巴弗提的工作給予肯定

  雖然以巴弗提不一定有提摩太那些恩賜,但他實在是謙卑、順服、竭誠盡忠,甚至於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完成所託付的。(參腓二25,30)

 

總結

  1. 謙卑自己帶進順服
  2. 記念肢體的需要
  3. 體會其他肢體感受
  4. 不以自我為中心
  5. 願意犧牲個人利益
  6. 欣賞肢體的長處
  7. 從人的態度看事情,而不單看結果
  8. 扶持為事奉而軟弱的肢體

  本應以巴弗提如果留在羅馬服侍保羅直到保羅被釋放或沒有需要,才離開保羅返回腓立比。這好像一幅圖畫,就是萬事互相効力,事工完美地完成。但事實就是以巴弗提患了重病幾乎至死。保羅待以巴弗提康復,就打發他返回腓立比。

  縱使以巴弗提未能完成所託付的,就要回腓立比,外在看來整個事工沒有一個完美的句號,帶著一點的遺憾。但神的意念總比我們高。因著以巴弗提患上重病,保羅、以巴弗提及腓立比教會之間的互相關懷、體恤,構成另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卻成為我們學習怎樣過肢體相交生活的榜樣,活出在基督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