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約翰福音四章1至42節
詩歌:398首


  在上一次的主日信息中我跟大家交通過傳福音的心志,提到我們都欠了福音的債,我們不應以福音為恥,並要知道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今天主仍然給我負擔繼續在傳福音這個題目上再有些交通,今次會交通到主耶穌傳福音的榜樣。

約翰福音四章3-6節,有一次耶穌離開猶大往加利利去,按地理來看,最直接的途徑便是經撒瑪利亞沿著山脈向北行走。但是當時的猶太人與撒瑪利亞人互相仇視。一般猶太人會繞道經約旦河谷走,避開與撒瑪利亞人接觸。耶穌卻不是按一般猶太人的做法,故意經撒瑪利亞,去到名叫敘加的一座城。目的是要將福音傳給撒瑪利亞人。

  敘加這地方即舊約時期的示劍。那裡有一口井,是雅各(即以色列)留給他的子孫的。耶穌去到便坐在井旁等候他的福音對像。那時是正午,太陽非常熾熱,沒有人會在這時候出來打水的。在這個不適合的時間,不適合的地方,主卻要來傳福音。我們傳福音時會否常常覺得這場合不太適宜,改日再傳罷。主給我們的榜樣卻是不看環境。若聖靈感動我們去傳,我們便應該隨從聖靈的帶領,不要受環境影響。最近看程蒙恩弟兄的一本小冊子,提到他有一次排隊搭巴士時遇到一位婆婆跟她聊天,主感動弟兄向這位婆婆傳福音,於是上車後便向她傳福音,但講到一半便快要下車了,弟兄趕緊對她說:要把握機會,跟他禱告接受耶穌,就這樣那婆婆便決志信主了。所以我們不一定要等到有最好的環境才能夠傳福音。

  約翰福音四章7-9節,當時撒瑪利亞人受到一般猶太人的鄙視。因為在主前722年北國以色列亡國被擄到亞述,剩下的以色列人與外族攙雜,所生的後裔便成為當時的撒瑪利亞人,他們曾經在基利心山建有自己的聖殿敬拜神。與猶太人素來沒有來往,並被猶太人視為雜種。主耶穌卻願意放下自己的身份,向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傳福音。我們傳福音可有選擇性?我們也要學習降卑自己向不同階層的人傳福音。

  耶穌怎樣向婦人打開話題呢?主第一句便是問這個婦人要水喝。因為主知道這婦人來的目的是為打水,主便藉著水這共同需要作話題來引起她的興趣。我們傳福音也要這樣學習,不要一接觸福音朋友便只顧拼命將福音訊息像推銷員一樣向人傾盤而出。也要先從別人所關心的事情開始。讓福音朋友感到我們的目的不是以完成一件工作為目標。我們的出發點是要以關心人的靈魂得救為目的,但也要有同理心,不應忽略人肉身的需要。

  約翰福音四章10節,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接著主提出人的需要不單只在滿足肉身的需要而已,而是靈魂得滿足的需要。我們打開話題後不要停留在人肉身的需要中。我們要進入正題,將福音和主耶穌介紹給人。

  人要得著活水的供應需要有兩方面的認識:第一是神的恩賜、第二是知道耶穌是誰。神創造萬物,賜下陽光、空氣、雨水,定下自然的規律,照顧所造的萬物,讓萬物生生不息。但因罪帶來的破壞,叫我們跟神的恩典隔絕了,以至今天的世界步向滅亡。主耶穌是神的兒子,也是神的恩賜,祂因愛犧牲自己救贖萬民,帶來恢復的工作。

  我們不能放膽向人傳福音,往往是我們自己對福音的信心和認識也不夠。我們知道耶穌是誰嗎?能夠將主介紹給人嗎?

  約翰福音四章11-14節,人覺得自己不需要福音,是因著覺得自己已從某方面得著滿足:傳統、信仰、科技知識、物質的享受。並且會說:「難道你比他還大嗎?」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好像井水:井又深,又要有打水的器具,代表要付出勞力和心思作代價,這便成為人的誇耀。然而「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我們一生所信靠的只能止一時之渴,帶來只有短暫的滿足,卻不能帶進永生。

  最近看一套關於披頭四的紀錄片,他們在60年代風靡全球。有幾年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唱,所到之處都會引起歌迷的騷動。但他們的風光歲月只維持了幾年,熱潮便冷卻下來。連他們自己也對巡迴演唱的生活感到厭倦,情願退下回到錄音室工作。最後因彼此不和而拆夥收場,其中一名成員更被槍殺身亡,另一成員因肺癌早逝。可見世上的榮華都是虛浮而短暫的。

  主耶穌所賜的活水─就是永生的生命,卻能叫人永遠不渴,不但滿足到人今生的需要,也滿足到人永遠的需要,並且能夠成為泉源,成為別人的供應。

  約翰福音四章15-18節,要能夠得著生命活水的供應,有一樣東西是必須解決的,便是罪的問題。可是主耶穌卻沒有直接定這婦人的罪,而是引導她知道自己的罪。我們在傳福音時也不要定人的罪,因我們也會犯罪。但我們卻要指出世人都犯了罪這個事實。在剛過去的受浸聚會短講中聽到一個很好的例子:若我們將一生所作所行拍成影片,可能不敢拿出來跟人分享,不要說心中所想但沒有行出來的惡念。這些都是好的例子可以幫助福音朋友去思想罪的問題。

  另外罪的結果是叫我們失去了依歸,主對婦人說她已經有五個丈夫,她現在有的並不是她的丈夫。丈夫對一個婦人來說,是她在地上的歸宿,這婦人在地上尋尋覓覓,所找到的也不能成為她的歸宿。只有神我們在天上的父能成為我們最終的依歸。藉著信靠耶穌,我們便能夠恢復與神的關係,得著最終的歸宿。約翰福音四章19-20節,這婦人因想逃避罪的問題便轉移話題,提到敬拜的地點。我們傳福音要學習對準主題,不要被一些問題帶離了福音正題。例如有人會問:為何基督教有那麼多宗派?天主教與基督教有何分別?耶穌會否是外星人?

  約翰福音四章21-24節,主沒有與婦人爭論應在哪裡敬拜的問題,而是帶回正題,指出甚麼是真敬拜。「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對很多異教或異端的信徒,他們是不清楚自己是否得救,或者他們將來靈魂的歸宿如何。我們所信的,卻有神藉著聖經清楚的應許作確據,亦有歷史的助證。所以主沒有跟她爭論應該在甚麼地方敬拜,而是直接指出甚麼是真正的敬拜:用心靈和誠實,即用靈和真誠(或真理)去敬拜。

  所以我們不必計較或批評別的宗派,一切應交給主去定奪。對於一些異端,只需要簡單指出一些明顯錯誤。例如十誡中禁止拜偶像,天主教卻拜偶像。若有外星人,它們都是被造之物,而神是靈,所以不可能是外星人。

  約翰福音四章25-30節,「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和修本譯作:「我就是,正在跟你說話呢。」「我是」是神的自稱,顯出祂說話的權柄。讓主親自向人說話,勝過人的千言萬語。我們傳福音時可以拿一段切合福音朋友情況的經文讀出,並為他禱告,讓他感受到從主而來的平安,親自去經歷神。對工作生活忙碌的:「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對患難病苦中的:「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對世界的追求者:「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十六26)對不抗拒,但又不想決定的:「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太七7)這婦人因主的話說中了她心裡的情況,便得著了活水。連打水的工具也留下了,往城裡去傳揚這事。我們得著了福音也當向熟悉的人傳揚主的作為,讓其他人也得以認識基督,得著救恩。

  約翰福音四章35-38節,最後主對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是發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因此我們也不要等,以為時機還未到。我只是初信、我對聖經不熟、我沒有口才……這些都不應該是我們的藉口。莊稼已經熟了,我們不愁沒有莊稼可收,只怕出去工作的人少。我們出去傳福音有收成,很多時都是收別人所撒的種;而我們所撒的種,也會成為別人的收割,所以我們無論得時不得時,也要去傳。或是撒種,或是收割,最後都必一同快樂,一同得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