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家主日信息。2015年5月17日
經文:約十五10-11、十六22下;腓四11-13、二2,14,詩五十一7-8,12;羅五11、十二15;尼八9下-12,帖前二19
詩歌:敬拜詩集38首
最近聯合國有一份關於2015年世界快樂指數的調查報告,香港的快樂指數跌至第72位,香港又更不快樂了。我們每天生活中,如搭乘港鐵時,也不難發現週遭的人也是滿臉不快樂的──皺眉頭看手機、很凶地望人、少有笑容……基督徒也很容易失去喜樂,並且也常誤以為不喜樂的原因,是源於別人或環境的問題,但我們若讀主的話,就會發現往往其實是我們自己放棄了喜樂。
我們的喜樂在哪裡?
「你們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愛裡,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愛裡。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0-11)
「……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約十六22下)
主知道自己快將離世,知道門徒憂愁,便應許叫祂的喜樂存在門徒心裡,是人不能奪去的,以致他們在以後生活中也能面對種種困難。既是人不能奪去喜樂,我們不喜樂就是因為自己的因素。我盼望從兩方面看,第一方面是消極的,有甚麼叫我們不喜樂,另一方面是積極的,怎樣按神的話活得喜樂,流露應有的見證。
一、 為甚麼我的喜樂失去了?
1. 心中所求的未得滿足(Unsatisfied Expectations)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對保羅來說,沒有甚麼能難倒他,但對我們來說,似乎很小的事就打倒了我們,例如我們今早返聚會前,可能也已因一些小事與配偶或兒女吵架。很多週遭的事都令我們心靈不滿足,但不要忘記,滿足是相對的,並非絶對的。有一個猶太的智慧故事:
「有一個人去見一位智者,述說他很煩惱,因家中有父母、妻子並四個兒女,而房子又細小,且自己又養了牛、羊、白鴿,終日很嘈雜,他快瘋了!智者叫他將所有動物都帶進房屋裡住,一週後再見他。那人照做,一週後見智者時說他快要煩死了,這次智者叫他可將所有動物從房屋帶回往外面住,一週後再見他。那人一週後見智者時,容光煥發,精神奕奕!」
大家都明白為何罷,因為那人是從相對的情況下感到房屋是寛闊的。我們要從保羅得秘訣,在任何環境都學習知足,倚靠神,以神的眼光看事,認定每一遭遇都出於祂美意許可,便能平安喜樂。
2. 人際衝突未能解決(Unresolved Conflict)
「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腓二14)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二2)
神家中的肢體都會有衝突,叫彼此失去喜樂,原因可能只是很小的事,如見到肢體穿了一模一樣的衣服,自己心裡就不高興等等。人就是不想吃虧,要面子,甚至同主也會有衝突。例如,彼得在主的最後晚餐時,明明聽見主說,門徒們當夜都要跌倒,但彼得不但沒有接受主的提醒,反而說眾人雖會跌倒,他卻永不跌倒。最終,彼得真的三次否認了主!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教訓和功課!所以我們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喜樂可以滿足。
3. 內裡罪惡未求赦免(Unconfessed Sin)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詩五十一7-8,12)
很多信徒都以為只有信主得救那刻才需處理罪,而在成長路上卻很少對付罪。其實,在成聖過程中,我們都要常常求主赦免我們的罪,否則罪會像毒一般蠶食我們,叫我們失去靈裡的喜樂,主也不會容忍我們帶著罪去敬拜祂,就如哥林多教會中有人因玷污主的桌子而導致患病、死亡的情況;又如我們都可能會犯了說謊的罪,可是不但沒有向神向人認罪,反而為自己編藉口,說只是白色大話,是為對方好的。求主赦免潔淨,保守我們心靈向神向人都簡單純一。
二、重建「喜樂」的人生
1. 神以你為樂,你以神為樂
「……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祂以神為樂。」(羅五11)
2. 更以神的喜樂為力量
「這是因為眾民聽見律法書上的話都哭了;又對他們說:『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for the joy of the LORD is your strength)……眾民都去吃喝,也分給人,大大快樂,因為他們明白所教訓他們的話。」(尼八9下-12)
我們以甚麼為我們的喜樂和中心?若聚焦錯了,就很難喜樂。好比父母帶孩子,雖然辛苦,但因「以兒為樂」,無論遇到甚麼困難也喜樂地、不怕艱辛地面對。同樣,我們若以神為中心,為最重要的,無論遇到甚麼困境,也會當以靠神而得的喜樂為我們的力量。
3. 與肢體同樂、以肢體為樂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
「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祂面前站立得住麼?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的榮耀,我們的喜樂。」(帖前二19)
在保羅身上,另一喜樂源頭就是主內的弟兄姊妹。肢體是祂的榮耀和喜樂。請大家看看你身旁的弟兄姊妹,能否說他們是你的喜樂?若明白有一天他們都和你一同在天上同得榮耀,你就巴不得為他們代禱,求主保守他們的靈命長進;而日後若發覺他們在靈命上有進步,你的喜樂是何等滿足!
求主幫助,叫我們都除去那些在消極方面讓我們失去喜樂的因素,而在積極方面,學習以神為樂,以肢體為樂。願主祝福!
(以上信息摘要由本家肢體負責筆錄,未經講員過目)